历史开讲:荆州的地理优势究竟是什么?全国前三配资平台
荆州,这片土地为何在三国历史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?几乎三国的历史进程,就是一部围绕荆州展开的三方争霸史。从最初的赤壁之战,到后来的襄樊之战,直至最终的夷陵之战,整整七十年间,刘表、曹操、孙权、刘备、关羽等众多英雄豪杰,纷纷为争夺这块战略要地而激烈厮杀。
在这漫长的争夺过程中,荆州见证了刘表的病逝,曹操的仓皇退守北方,关羽威震天下的辉煌时刻,东吴军队白衣渡江的壮举,以及刘备魂断白帝城的悲壮结局。这些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瞬间,无不发生在这片不大的土地上。
那么,荆州到底为何如此重要?为何各方势力争抢不休?更重要的是,为什么有人断言,一旦失去荆州,蜀汉几乎就等于走向灭亡?
根据司马彪所著的《续汉书》记载,东汉时期的荆州辖有七个郡,分别是南阳、南郡、江夏、零陵、桂阳、武陵和长沙。这一广阔的区域涵盖了今天湖北、湖南部分地区,长江南北共计二十多个郡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。
展开剩余87%从地理角度看,荆州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下游之间,借助水路与益州和扬州相连。它的北面有大别山和桐柏山两座雄伟的山脉阻隔,但南阳盆地却是通向中原的便捷通道。
因此,荆州正好坐落于中原地区与益州、扬州之间,位置极为关键。
——地图上显示,荆州可以通过南阳北部翻越伏牛山的低矮丘陵,直达许都郊外;西侧则通过三峡和四川盆地的内河水路,直通成都平原。同时,荆州位于长江中游,江面宽广,水道交通极为便利。
然而,单凭地理便利还不足以使荆州成为三国英雄争夺的焦点。更关键的是,荆州恰好在某一历史节点成为各方势力的战略命脉。
为何这么说?
——首先谈曹魏集团。
史书记载,曹魏在北方经过激烈争斗,击败袁绍,最终统一了整个北方,且通过白狼山之战巩固了汉王朝及曹魏本身的权威。
当时,曹魏的政治重心分布在许昌和洛阳,一方为天子所在,另一方则成为未来曹魏政权的核心据点。关羽曾北伐逼近天子所在地,震慑华夏大地,令曹操一度想迁都。孙策在官渡之战中试图偷袭许都,险些让曹操集团陷入崩溃。
——这些真实战例,使得曹操始终处于高度的安全焦虑中。加之其多疑性格,任何威胁其安全的因素都绝不允许存在半点侥幸。
而荆州,正好是曹操的安全痛点。正如前面所说,荆州与许昌、洛阳北邻相接,一旦落入敌手,便可能趁北方局势动荡,扭转整个天下大势。
例如,刘备与曹操在汉中鏖战时,关羽仅凭一支偏师就震慑华夏。正如林俊杰歌词所述,曹操一心夺取荆州,根本出于维护自身安全的考虑。
当然,若北方局势稳定,荆州也难以真正威胁曹操的根基。因此曹操对荆州的执着绝不止于安全,更关系到统一天下的大战略。
——对曹魏而言,荆州还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,那就是统一全国。
荆州联通中原、益州与扬州,一旦掌握荆州,南下的通道便被打开。只要北方势力拥有充足的水军,便能有效遏制江东势力的扩张,因为东吴的防线将变得脆弱。
郭嘉早期就为曹操提出了“先定荆州”的策略,曹操也曾凭借北方军力南下,迅速降服刘琮。然而惜败于赤壁,曹操从此只能守住荆州北门,未能完成统一大业,这成了他一生的遗憾。
——接下来看看南方的孙吴集团。
对孙吴而言,扬州与荆州毗邻,一水相连。长江对孙吴来说是战略命脉,荆州与扬州连成一体,便能最大程度发挥长江作为天然屏障的作用,确保东吴立于不败之地,发挥水军优势。
正如鲁肃对孙权所言:“荆楚与国相邻,水流顺北,外带江汉,内阻山陵,有金城之固,沃野万里,士民殷富,若据而有之,此帝王之资也。”
鲁肃这话一针见血,直接表达了荆州对孙吴的极端重要性和野心。实际上,荆州不仅是进攻的资本,更是东吴的门户,江陵地区更是东吴的咽喉要地。孙坚曾为保护此地战死,可见其战略价值。
因此,荆州成为东吴集团生存和发展的基石,谁敢觊觎荆州,就是孙吴集团的死敌。
——最后看西方的蜀汉集团。
这里要特别说明,史书中称刘备集团为蜀国,其实并不准确。刘备自始至终自称汉室。对于东汉末年的百姓与士人而言,“汉”是极具象征意义的王朝名称。自刘邦开国以来,汉朝虽经王莽篡位,却被刘秀重新恢复东汉政权。
西汉末年虽处乱世,但“汉”的正统延续让人们看见希望。
在天下四分五裂时,刘备坚持汉室正统,若成功,将再次证明汉的天命。刘备的斗争,以及关羽威震华夏、诸葛亮六出祁山,皆彰显“汉”的精神,这远非单纯“蜀”字所能涵盖。
回归荆州的重要性,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指出:“荆州北据汉水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蜀,是用武之国。”
“用武之国”四字直指荆州的战略核心地位。
诸葛亮期望通过占据荆州与益州,构筑东西双核战略,形成对曹魏集团的夹击之势。如此,荆州不仅是统一天下的关键,更成为威胁南北两方势力的战略堡垒。
但隆中对未提及的另一层含义是,荆州是益州对外唯一的通道。
成都虽是天府之国,但交通闭塞,一旦失去荆州,蜀汉将被困于长江三峡以西的巴蜀腹地,正如诸葛亮多次北伐的艰辛所显示。
对刘备集团而言,荆州是汉室复兴的希望,是隆中对战略的根基,是梦想的起点。
读到这里,荆州的重要性已相当明晰。
——然而,要细说蜀汉的覆灭,还需深入探讨荆州所牵涉的战略隐患。
现代学者复盘隆中对,发现了荆州与益州虽地理相连,但联络极其不便。
水流从荆州到益州是逆流而上,湍急险峻。夷陵至江州的江道长达1181华里,峡谷两侧群山环抱,航行困难且受季节限制。
古人评价此路道阻且长:“虽有锐师百万,启行不过千夫。舳舶千里,前驱不过百舰。”
如此艰难的联系条件,不禁让人怀疑隆中对的可行性。毕竟,将荆州和扬州连结远比连通益州方便。
但诸葛亮考虑当时形势,扬州已被孙家牢牢掌控三代,刘备实力微弱,只能谋求有限范围的最大地盘,遂有了“折中”的隆中对战略。
当然,诸葛亮也深知问题,因而极力维持孙刘联盟,共同对抗曹操。
只要孙权容忍荆州、益州的跨州连通,刘备便有希望北伐。
然而,忽视了荆州对孙吴的重要性,江陵是东吴的生命线,荆州是东吴长江防线的关键。
两边核心利益冲突,关羽对东吴轻视,最终导致孙吴反水,改写局势。
三国英雄的兴衰荣辱,几乎都埋葬于荆州这片土地,自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起,英雄气概渐渐消散。
——对蜀汉来说,东吴白衣渡江、关羽败走麦城,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差,但刘备迟迟未能有效反应,这反映了两地的隔阂与矛盾。
荆州的存在,不仅影响刘备集团的发展生存,更引发一系列连锁悲剧,成为汉朝荣光难再、天命终结于麦城的无奈根源。
历史最终以循环的形式,为刘备画上句号:梦始于荆州,终结亦于荆州。诸葛亮六出祁山虽英雄壮举,却已与刘备无关。
发布于:天津市泓阈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